就是用自己的身體餵飽一個人。
基本上,對我來說是一項非常艱辛的任務,尤其是面對一個不算小的寶寶。
剖腹剛結束時,護士就讓小朋友嘗試吸ㄋㄟ ㄋㄟ,但是這時候小朋友是吸不到東西的!
這時候,是讓小朋友熟悉媽媽的體溫,同時也刺激ㄋㄟ ㄋㄟ的產生,只是這時候也會刺激子宮收縮。
所以,這時候媽媽感受子宮收縮的疼痛感是很明顯的,講白一點就是很痛!
可是,當媽的好像心態就會變得很偉大,也是忍痛讓小彭彭熟悉他媽。
之後,三天的母嬰同室,感受到小彭彭是多麼的需要吃飽,尤其是半夜。
因為剛開始沒有母奶,所以是不會填飽肚子的,但是護士說這時候不用餵飽沒有關係。
只是,小彭彭會在半夜每隔一個小時就要吸一次,不然就會開始哭哭哭。
所以,剖腹傷口沒好加上要打止痛劑的媽媽就把小彭彭放在病床上,度過三天的夜晚。
他沒睡,我就沒睡,我的老公也沒睡。因為,護士每隔一個小時會關心一次,老公就會醒一次。
到了月子中心之後,傷口有比較好了,只是還會不定時地抽痛,但都還在可以忍受的範圍內。
不過,餵奶的任務就正式開始了,小彭彭餓肚子的時間就是媽要上工的時間。
這時候,就會感受到一件事情,媽的身體已經是餵飽小孩的工具了。
但是,餵母奶並不是想像中那樣的容易,因為剛生完之後分泌的初乳是非常少的。
只是,這階段的小彭彭是真的要吃飽的階段,餓了就是不睡覺,就是會哭鬧。
護士們就會在小孩肚子餓的時候,打電話給媽媽,告訴你應該要來盡當媽的責任。
小彭彭餓的時間還不是很固定的時候,真的抓不準時間,完全就是等著被呼喚。
最近,加上我開始在進行【肌腱炎】的復健,就是俗稱的【媽媽手】,整天就是沒有空隙。
媽媽手的復健過程,要先進行雷射、加上石蠟浴,療程是三十分鐘。
處理完畢,接著就是自己要帶著護木,減少肌腱的使用量。
在中興醫院附設月子中心(讚!),護士會幫忙控制小彭彭的進食時間。
讓小朋友慢慢接受人類的生活,慢慢的就變成很固定的模式。
目前,我這個媽的身體產生的食物量還是跟不太上小彭彭的食量。
所以半夜請護士用配方奶讓小彭彭吃飽,不過基本上都是半夜餵一次。
不到六點,我的身體會叫我起床擠奶,擠完奶就是小彭彭肚子餓的時間,就要去餵奶。
餵完奶,就是當媽的要吃早餐的時間,吃完之後體力不支就會在床上休息。
休息到一個階段就是小彭彭又餓了,當媽的就要拿著奶瓶跟自己去餵飽小彭彭。
餵完小彭彭就差不多是當媽的要吃午餐的時間。
沒錯,時間就是過得這麼快,餵小彭彭一次的基本消費是一個小時。
吃完午餐,接著就是要擠奶,然後就可以休息一下。
過了一段時間,小彭彭就在呼喚了,所以就要再去餵小彭彭。
餵完小彭彭就又差不多是吃晚餐的時間,在半夜之前須要再餵一到兩次。
總共要餵六到七次。但是,如果哪一餐沒有完全把小彭彭餵到醉倒,可能就要再增加次數。
一整天就是在這個循環當中,雖然大部分沒有這麼規律,但是就是這些事情在輪替。
我現在這個身體,為了要趕上小彭彭一次120C.C的食量,很努力從自己的身體擠出食物來。
從一剛開始的20C.C、30C.C.、50C.C.到現在最佳的90C.C,都還在努力當中。
但是,以前從來沒想過需要用自己身體去餵飽小孩的我,中間可是經歷過一段有點小掙扎的階段。
但是,真的要謝謝老公,因為我自己的掙扎讓心情很沮喪。
可是,老公為了可以增加我的自信心,買了新安怡的雙邊電動擠奶器,真的比美樂的好用。
我的進度速度也比較明顯,真的可以擠出比較多的食物,讓我的壓力減少了很多。
只是,小彭彭的食量真的還是很大,每次為了餵飽他,都像是在奮戰。
我也繼續再努力,因為這是自己的小孩啊~